Nat Commu:新型化學分子可有效清除腦部淀粉樣顆粒
Nat Commu:新型化學分子可有效清除腦部淀粉樣顆粒
圖片來自:Pitju/Shutterstock.com
韓國科學家們發(fā)現,當添加一種小分子到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的飲用水中,可以減少小鼠腦部淀粉樣蛋白斑塊,而且還能改善了小鼠的學習和記憶功能。這種新的化學分子叫做EPPS,是4-羥乙基哌嗪丙磺酸的簡稱。這種EPPS分子即使在高劑量使用,也沒有對小鼠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科學家希望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確定EPPS對于人類與阿爾茨海默氏癥是否安全有效。相關研究發(fā)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阿爾茨海默氏癥是最常見的老年癡呆癥的形式。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該疾病影響到超過五百萬美國人,到2050年,則會增長到一千四百萬。阿爾茨海默氏癥美國第六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在一小部分的情況下,特別是早發(fā)性阿爾茨海默氏癥,似乎是具有遺傳性的,但是這背后的機理還并不清楚。阿爾茨海默氏癥的早期征兆是稱為β淀粉樣蛋白,在腦中形成顆粒狀斑塊沉淀。當前的阿爾茨海默氏癥藥物試圖阻止這些斑塊的形成,這可能會減緩癥狀的發(fā)展。但除去這些淀粉樣顆粒沉淀則并非易事。
位于首爾的韓國科技大學腦科學研究所YoungSoo Kim領導的研究團隊,調試圖研究EPPS分子對這些淀粉樣顆粒沉淀的吸附,以及這種分子將沉淀斑塊轉化為簡單分子的能力。通過一系列的實驗,他們發(fā)現EPPS可以在活體小鼠中減少腦部的淀粉樣沉淀斑塊。他們還發(fā)現,該分子可以加到飲用水,而且在血液中存留并穿過血 - 腦屏障。YoungSoo Kim認為,EPPS能滲透屏障,因為它是相對小的分子。每天服用高達2000毫克/ kg體重的EPPS,對小鼠似乎無顯著毒性作用。雖然這可能看起來像很安全化學分子,YoungSoo Kim認為還需要更多的測試,以確定準確的毒副作用,以及考慮如何應用于人類的臨床試驗。
科學家曾討論,β-淀粉樣累積是阿爾茨海默氏癥的起因還是該癥的結果。YoungSoo Kim則認為,因為他的研究小組的研究表明,去除腦部淀粉樣沉淀斑塊之后,小鼠的學習和記憶的提高,研究支持的β-淀粉樣蛋白沉積是阿爾茨海默氏癥的誘因之一。該研究團隊還將致力于繼續(xù)關于EPPS安全性的研究,如果能夠用于人類的臨床試驗,將對老年化的社會健康事業(yè)有重要意義。
轉自生物谷
原文鏈接: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7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