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流式液相多重定量技術操作全解
CBA流式液相多重定量技術操作全解
D.流式細胞儀質控微球:在裝有BD Cell Quest或BD Cell Quest Pro軟件的流式細胞儀上,無APC通道的質控微球是CaliBRITE3 Beads (Cat#340486),有APC通道的質控微球是CaliBRITE3 Beads(Cat#340486)和BD CaliBRITE APC Beads(Cat#340487);在裝有BD FACS Diva軟件的流式細胞儀運行CBA時,質控微球是Rainbow Beads(3.0~3.4um) 等;
在BD FACSarray流式細胞儀運行CBA時,質控微球是Daily QC Particles for FACS array等。
1)取出CaliBRITE3 Beads(Cat#340486)。如果有APC通道的流式細胞儀,除了CaliBRITE3 Beads,還需要CaliBRITE APC Beads(Cat#340487)
4)在左邊Assay Selection下點擊LYSE/NOWASH模式。在中間CaliBRITE Beads Lot ID中根據CaliBRITE3 Beads試劑盒中每種Beads所對應的編碼輸入Lot ID,若有APC通道,除了3Beads的LotID,還需要根據CaliBRITE APC Beads試劑盒輸入對應的Lot ID。在最上面的Cytometer欄目下打開Preference出現一視窗,在視窗的左端拉到最下面一個圖標(CBA圖標),雙擊,出現一個視窗,勾上Create CBA模式,按確定。在SetUp視窗下的右下角單擊RUN,出現PMT視窗。
1)啟動儀器,選擇
“Edit>UserPreference”命令,在“General”頁面中,取消所有選項。在“Gates”頁面里,將間隔門和象限門都設為“No Color7(無色)”。
2)檢查儀器配置:選擇
“Instrument>Instrument Configuration”命令。出現“InstrumentConfiguration”對話框。如果當前的儀器配置是“FACS Aria Class”,則進入下一步。如果不是“FACS Aria Class”,在儀器配置列表中選擇“FACS Aria Class”,單擊“Set Configuration”鍵,單擊“OK”。
3)單擊工具欄上的相應工具圖標顯示“Browser”,“Instrument”,“Inspector”,“Worksheet”和“AcquisitionControl”窗口。選擇位于瀏覽器中的數據庫圖標,然后單擊“Folder”新建一個“Experiment”文件夾,命名,如Jena。選定Jena文件夾,然后在Jena下再新建一個子文件夾,命名為“QC”。
103左右。
8)如需要,輕微調節最優化紅色激光的激光延遲時間設置。使用“RedTemplate”和參數,重復藍色激光信號調節步驟,最優化紅色激光。
9)紅色激光延遲時間設置:單擊“Laser”頁面,將“WindowExtention”調至“0”,可在最窄的時間窗內捕捉到脈沖變化,以“0.1”的數值間隔逐漸調節紅色激光延遲時間數值,使細胞群體的平均熒光信號強度達到最高值(典型設置模式如圖)。最優化每一熒光參數光電倍增管電壓值使其直方圖上強度達到100×103左右。將每一熒光參數信號強度的平均值和變異系數記錄到質量控制記錄表上。
10)紫色激光信號最優調節:重復“最優化紅色激光信號”步驟,并使用紫色激光的模板和參數。
11)再次進行質量控制實驗時,重復步驟1-2。打開“QC實驗”,右鍵單擊首個“Specimen”,選擇“DuplicatewithoutData”命令,三個“QCTube”文件同時出現在這一新的“Specimen”目錄下,使用當天日期重命名,雙擊“BlueTemplate”,顯示圖形,重復步驟5-10。
2)加入捕獲微球(A1、A2、A3、A4、A5、A6)之前,A1到A6需要蝸旋充分混勻(關鍵)。
3)取一根流式上樣管,標記為Beads,從A1到A6,各取10(N+10)μl。蝸旋充分混勻。
B.待測樣本是血清和血漿樣本
2)混合好的微球200g離心5分鐘,肉眼觀察可見微球沉積,如無沉積,再次離心。用Tips吸去上清。
3)加60(N+10)μl血清Enhancement緩沖液,蝸旋充分混勻,室溫避光孵育30分鐘。
2)加入制備好的混合微球:混勻混合微球,每管分別各加50μl捕獲微球混合物。
3)加入檢測抗體:各管分別加入50μl PE標記的Detection抗體(B)(80Tests)。
4)給10個標準品管各加入50μl對應的稀釋好的標準品,給N個待測樣本管各加50μl待測樣本。
5)蝸旋充分混勻,在室溫避光孵育3小時(0管無需孵育)。進入步驟四中的CBA上機條件設置。
6)每管各加1mlwashbuffer,200g離心5分鐘,如無沉積,再次離心,小心用TIP吸去上清,最后留大約150μl。如有必要,可以重復該步驟。
7)分別給每個試管加300μlwashbuffer(F),充分混勻,準備上機。樣本必須當天分析,否則很容易增加背景和減弱熒光,標準品上機樣本。
A、3色Calibur流式細胞儀CBA上機條件設置(Set up試劑:10Tests)
2)在B管加50μlFITC Positive Control抗體,C管加50μl PE Positive抗體。A、B、C管置
4)安裝CBA Kit Analysis Software,打開BD CBA Instrument Setup Template。下拉Acquire菜單中選擇Connect to Cytometer,出現Acquisition Control對話框,選擇Setup。下拉cytometer菜單中打開Detectors/Amps(電壓)、Threshold(閾值)、Compensation(補償)和Status(狀態)4個窗口。
5)下拉cytometer菜單,單擊Instrument Setting,出現Instrument Setting對話框,單擊Open,選擇CBA質控3色FACSComp生成的CalibFile.LNW文件(在FACS tation/BD File/Instrument Setting路徑下),在Instrument Setting對話框同時單擊Set和Done。
6)在電壓窗口中調節SSC和FSC電壓Mode成LOG。在閾值窗口中點擊FSC,調節其域值到650。
7)上試管A,按流式儀上的LOW,在Acquisition Control對話框點擊Aquire。如未見聚集的微球群,則在電壓窗口中調節SSC電壓值,使其在現已的基礎上再減去100。見Figure3a,移動門R1圈住微球群,觀察到Figure3b出現明暗2群微球帶。若未觀察到,則需要繼續移動R1門。若R1門下見雜質多,則在閾值窗口中同時選擇FSC和SSC,調高SSC域值至雜質減少。按流式儀上的Medium。見Figure3b,在電壓窗口調節FL3電壓值,使R2門內微球群的在FL3上均值大約等于5000(不要移動R2門)。若需要,移動R3圈住FL3上微球。調節FL1電壓使FL1的均值在2-2.5之間。見Figure3c,調節FL2電壓值使FL2均值在2-2.5之間。
8)上試管B,確認R1圈住微球群。見Figure3c,移動R5圈住亮微球群(勿移動R4),調節FL2-%FL1補償,使R4和R5在FL2上均值相等。若在R5未見微球群,則可能是補償過度,調小FL2-%FL1值。
9)上試管C,確認R1圈住微球群。見Figure3d,移動R7圈住亮微球落(勿移動R6),調節FL1-%RL2補償,使R6和R7在FL1上均值相等。見Figure3e,移動R9圈住亮微球落在里面,調節FL3-%FL2,使R8和R9在均值相等。如需要,調節FL2-%FL3為0.1。
10)下拉Cytometer菜單,單擊Instrument Setting,出現對Instrument Setting話框,單擊Save,并以“日期+CBA Setup”命名保存CBA Setup條件。
B.3色BD FACS Calibur流式細胞儀CBA上機獲取樣本
2)下拉acquire菜單,單擊Acquisition&Storage,出現Acquisition&Storage窗口。在Collection Criteria中,將10000改稱1800(保證每種微球收集大約300個),All改成R1。在Storage Gate中選擇默認設置:All.。Resolution值調節到1024。單擊OK。
3)下拉Acquire菜單中打開Parmeter description窗口,點擊Folder,選擇流式上機結果保存路徑,在此路徑下Create一個新文件夾,以“日期+CBA”命名,再Create2個子文件夾,分別命名為Sample和Standard,選擇Standard文件夾,單擊OK。單擊FILE,出現文件名編輯窗口,在customprefix中命名文件(文件名前兩位必須是字母)。
4)樣本上機之前必須蝸旋3-5秒,混勻。上0管,按流式儀上LOW,在acquisition control對話框單擊Acauire,見Figure4,移動R1圈住微球群。按流式儀上HIGH,取消acquisition control對話框中Setup,單擊Acquire采集至結束,按照濃度從低到高依次上1:256管至1:1管采集標準品樣本。如果樣本濃度增高,水平微球微帶在FL2上向均值大的方向移動。
5)參照第3步打開Parmeter description對話框,單擊Folder,選擇Sample文件夾,依次上待測樣本管。
電話:010-62917038
傳真:010-62915545
郵箱: info@mintaibio.com
【上一篇】流式檢測小鼠Th1/2/17實驗方案
【下一篇】BD PMG協助發現調控T細胞分化增殖的關鍵因素